每日最新
第7届雀巢健康科学营养论坛召开 聚焦儿童疾病临床营养标准化
来源:城市网 | 浏览:[26057]2021/3/23 10:48:52    

    (2021年3月20日,上海)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良好的营养状态是疾病治疗的基础。3月20日,第7届雀巢健康科学营养论坛在上海盛大召开。本届论坛主题聚焦“巢流·营领标准赋能·规范时代”,邀请到CSPEN前主任委员蔡威教授、ESPGHAN主席Sanja Kolaček教授、ESPGHAN胃肠病学委员会前任主席Yvan Vandenplas教授、斯坦福大学肖恩帕克过敏研究中心主任Kari Nadeau教授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跨学科交流国际先进临床经验,传递前沿学术知识与临床经验,助力推动中国儿童疾病临床营养标准化进程,提升营养领域规范化管理水平。3月21日-27日,大会将相继在广州、北京、成都、武汉开展系列活动。

    

    食物过敏管理认知升级,早期预防和分级诊疗是关键

    “远离过敏原”是当前人们预防儿童食物过敏最为常见的方法。事实上,“远离”并不能真正解决食物蛋白过敏的问题。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儿童食物过敏预防的认知正在逐步得到升级。

    Kari Nadeau教授和龚四堂教授表示:“早期介入多种易致敏食物蛋白,激发免疫耐受,可以帮助降低食物过敏风险。基于此,相关指南也进行了重新思考,建议应当随辅食添加早期引入易致敏食物,确保饮食多样化,并形成持续规律喂养。斯坦福研究[1]结果也表明,多种蛋白混合引入获益大于单一蛋白引入,更远高于饮食回避。最新的 I’M EATING 大型研究[2]则表明早期介入多种微量易致敏食物蛋白的风险其实非常低。”

    Kari Nadeau 教授团队在指南和研究指导下发明了“混合过敏原成分及使用方法”专利技术,研发出一款早期暴露或引入常见易致敏食物蛋白的产品Spoonfulone匙倍乐,包含 16 种食物蛋白,覆盖 90% 以上食物过敏原,真正实现了方便快捷地引入食物蛋白,为降低未来食物过敏风险提供了新的方向。

    

    中外专家交流与讨论

    Yvan Vandenplas教授、吴捷教授和徐子刚教授指出:“对牛奶蛋白过敏的配方选择应进行分级管理;大多数牛奶蛋白过敏表现为轻中度,首选深度水解配方;重度牛奶蛋白过敏首选氨基酸配方(如合并生长发育迟缓、重度特应性皮炎以及严重过敏反应等情况);部分水解配方因其仍含有小分子乳蛋白和多肽,不适用于确诊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营养管理。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很少需要限制乳糖,尤其对于仅以皮肤症状为主的牛奶蛋白过敏儿,配方中添加乳糖可促进钙吸收、有益肠道菌群、改善配方口感。对于牛奶蛋白诱导的肠病患儿,饮食应考虑限制乳糖。”

    多疾病治疗新趋势,营养支持亟需标准化

    越来越多研究显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与营养密切相关,合理规范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促进疾病康复,显著改善临床结局。

    大会现场,刘玉峰教授、刘春峰教授,唐维兵教授,江米足教授、舒赛男教授、方莹教授、肖农教授等来自小儿血液肿瘤科,危重症医学科、外科、消化和肝病、康复科等领域的多位国内专家与来自海外的Sanja Kolaček教授和Yvan Vandenplas教授针对儿童多疾病的临床营养支持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作为现任ESPGHAN的主席和儿童胃肠疾病和营养专家,Sanja Kolaček教授系统地介绍了营养支持尤其是肠内营养的应用,强调了应尽可能使用肠道,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治疗方式,一个明晰标准化流程、专门的营养支持团队(NST)是保证营养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她也分享了一个神经受损儿童营养治疗的案例,对于一些特定指证的患儿,如吞咽困难等,通过管饲给予营养支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乳清蛋白配方对这类患儿更为有利。

    刘春峰教授分享了危重患儿在PICU中营养管理的重要性。他提到,营养问题可以说在PICU患者中普遍存在,而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患儿的临床转归。不仅增加住院成本,还会影响患儿的预后。因此,营养支持治疗应被视为PICU患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维兵教授在小儿外科疾病与临床营养的分享中提到,有18%~60%的儿外科患儿存在营养不良,且高营养风险患儿住院期间,更容易出现体重丢失,这部分患儿感染性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明显高于中、低营养风险患儿。因此,对住院患儿、特别是高营养风险患儿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应当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需要包括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术前营养管理、术后营养管理、优化营养管理的特殊措施等管理内容,而肠内营养支持特别是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也应满足易耐受易吸收、营养全面充足等条件。

    刘玉峰教授和胡群教授指出:“6%-50% 初诊肿瘤患儿以及 8%-32% 长期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患儿发生营养不良[3],从而产生化疗耐受性降低、依从性下降,感染并发症增加、疾病复发率上升等问题,最终导致生存率降低[4-6]。高能量密度、高中链脂肪酸的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在能量补充、营养全面性、耐受性、吸收速度、保护胃肠功能等方面均有良好表现,有助于改善化疗期间营养状态,减少上述营养不良产生的问题,帮助患儿快速康复[7-8]。在摄入途径方面,两位专家建议口服营养补充作为患儿首选补充方案,而对于经口不能满足营养素摄入量的患儿,可选择管饲治疗”

    舒赛男教授分享了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营养管理,在报告中提到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多伴随营养代谢紊乱,导致营养素吸收障碍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必须加以营养管理,以达成促进生长发育及器官发育、减少与胆汁淤积相关并发症的管理目标。肝病患儿的喂养也应首选肠内营养,依据不同患儿的状况选择经口或管饲的喂养方式,需要充足热量和含有中链脂肪等营养素的配方。

    对于常见的腹泻患儿的营养支持,江米足教授认为:“营养支持对腹泻患儿而言十分重要,营养支持方式应首选肠内营养。根据患儿情况选择母乳、无乳糖配方或要素饮食(要素/半要素配方)等进行喂养。乳清蛋白、核苷酸、MCT、无乳糖和低渗透压配方有益于腹泻患儿的营养支持。对于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的婴儿腹泻可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对于1岁以上幼儿和儿童的慢性腹泻可选择水解的肽类配方作为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方莹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去年刚刚发表在中华胃肠内镜杂志的《中国儿童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快速指南》的解读,她指出高质量的肠道准备是消化内镜检查成功的关键,推荐进行肠道准备的儿童自镜检前一天采用低残留/低纤维饮食或清流质饮食。应用小佰太能+PEG的肠道准备方案,治疗方案安全、有效,有效补充儿童营养需求,可作为小儿结肠镜检查前的首选肠道准备方法。

    针对脑瘫患儿的营养管理,肖农教授指出因运动功能障碍,喂养困难和胃肠道疾病等自身特点,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是脑瘫患儿的突出问题之一。脑瘫患儿的营养干预首选肠内营养,对于不能口服进食的可选择管饲治疗。在肠内营养配方选择上,对于1岁以上生长发育迟缓的选择1kcal/ml标准多聚配方,对于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患儿可选择水解的肽类配方。去年7月份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上的《脑性瘫痪患儿营养支持专家共识》为国内脑瘫患儿营养支持规范化提供了依据,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指导。

    生长发育不良儿童的营养支持,合理利用生长曲线是关键。盛晓阳教授指出:“生长曲线图简便、直观,有利于早期识别生长异常。合理规范地运用生长曲线,能尽早干预生长发育不良的儿童,实现追赶性生长。补充优质均衡的营养,能够助力这类儿童的生长。”

    时代赋予使命,雀巢特医引领临床营养迈向标准化

    后疫情时代,公众对营养与健康知识越来越重视,临床医生对特医食品认知与应用也有所提升,为特医食品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会主席蔡威教授强调:“在临床上,合理规范的营养治疗可以促进疾病康复、改善临床预后。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营养不良将导致其生长发育迟缓,严重的可导致器官功能下降。因此,儿童临床营养的规范管理是儿科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治疗方法。但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患儿的胃肠功能,是否食物不耐受/过敏,以及配方特征、营养支持途径等因素进行个性化选择。推动肠内营养标准化依然任重道远。”

    

    大会主席蔡威教授

    雀巢健康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顾欣鑫表示:“特医食品在营养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雀巢健康科学一直将传递先进的营养理念、推动特医食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视为时代赋予的重任。本次论坛致力于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让更多先进的营养治疗经验在临床中得以普及,在当前政策和市场利好的情况下,推动儿童疾病临床营养向标准化阶段迈进。”

    

    雀巢健康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顾欣鑫

    目前,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NHSc)旗下多款产品获得了国家特医食品认证,引领中国特医行业的发展。在儿科领域,拥有“小佰太能”、“小佳膳”、“蔼儿舒”、“肽敏舒”、“恩敏舒”、“恩敏舒1+”和“匙倍乐”7大明星产品,满足不同疾病婴幼儿和儿童的全面营养需求。未来,NHSc将一如既往秉承“营养成就非凡健康”的理念,持续深耕中国市场,聚焦儿童疾病临床营养领域,致力推动中国儿童疾病临床营养标准化进程、提升营养领域规范化管理水平,助力“健康中国”的持续推进。

    

责任编辑:hardy
热线:40066-40084 爆料QQ:165687462 粤ICP备14023058号
Copyright© 2017 城市网 www.cityw.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