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年老店夏普公司近期对液晶业务的改革,又让其与代工帝国鸿海此前陷入停滞的合作见到一线曙光。
8月28日,针对日媒对夏普有意出售液晶面板业务给鸿海的报道,夏普在其日本官网发表声明予以否认,并强调还没有进入与个别企业展开具体交涉的阶段。
尽管入股合作没能达成,但双方此前一直在不断接触。而夏普的持续运营不善,能否让一波三折的“鸿夏恋”走出僵局?
缘于夏普业绩不佳
夏普与鸿海有了再度合作的可能。
日媒报道称,夏普与鸿海于近期进行了谈判,双方旨在就夏普陷入困境的液晶业务建立合作关系。消息同时称夏普有可能考虑接受来自鸿海精密的投资,或向其出售持有的堺工厂的剩余股份。
再度传出夏普将与鸿海合作,缘于夏普持续的业绩不佳。
夏普此前对液晶业务一向持保守态度。
即便是在2014财年净亏损2223亿日元后,夏普在今年5月发布的新中期计划中,依然将液晶业务以分公司的形式留在了公司内部。夏普社长高桥兴三同时坚定表示,不接受其他企业的注资。
但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内,业绩的持续恶化让夏普不得不重新考虑液晶面板的未来。2015财年一季度,依旧未能盈利的夏普净亏损339亿日元。
高桥兴三在7月31日举行的财报说明会上表示,当前面板事业环境比5月时预估的更为严峻,故必须考量各种可能性,其中包含找其他企业合作。这意味着夏普的液晶事业有可能被分拆,或者接受入股。
但值得注意的是,鸿海并不是夏普的唯一可能合作对象。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夏普此前也在寻求产业革新机构入股自己的面板业务。
夏普与鸿海的合作并不仅仅局限于液晶业务。
事实上,今年3月已经传出双方将有可能合作的消息。
鸿海随即在3月20日发表的声明中指出,投资夏普本社的关键,在于能否参与经营。并表示鸿海对于合作计划,从来并不仅限于投资,而是包括技术授权转移等更多元的合作。
8月28日,夏普在其日本官网上发布声明表示,夏普的液晶事业的构架改革还正处于各种可能性的商讨阶段,目前还没有与具体企业展开交涉。
而截至记者发稿,记者发给鸿海方面询问是否有意向与夏普在液晶方面继续合作的邮件还没有得到回复。
合作一波三折
一波三折的“鸿夏恋”,起源于三年前。
2012年,在夏普遭遇2011财年的3761亿日元巨亏后,开始向外寻求合作。
希望获得夏普先进面板技术的鸿海,起初积极寻求与夏普进行合作。双方同意鸿海以每股550日元的价格,合计约670亿日元的总价,取得夏普9.9%的股权。
但在签订协议后,夏普的股价一落千丈。而夏普除了高姿态地坚持让鸿海以原来价格入股外,还拒绝了鸿海参与经营的要求。这也是导致鸿夏恋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
三年间,局势不断发生变化。
液晶面板业务让夏普不断陷入亏损中。此前让夏普实现盈利的中小尺寸面板也陷入危机。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郭简对记者表示,夏普在中小尺寸面板上处于两头受压的状态。高端方面,苹果面板的第一大供应商是JDI,第二大供应商是LGD,夏普的份额很小。而在低端方面,夏普又比不过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
此外,由于北美液晶电视市场竞争激烈,夏普已经宣布欲将北美电视机业务出售给国内的电视机厂商海信。
而为改善日益恶化的金融环境,夏普之前还以优先发行股票的方式,接受瑞穗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以及日本产业革新基金共2250亿日元的注资。
而夏普在液晶方面的领先优势则在不断被对手追赶。
获得夏普先进的面板技术,此前是鸿海希望入股的动力。事实上,夏普与鸿海唯一达成的合作就是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个人出资600亿日元,取得夏普十代线37.61%的股份,与夏普同列最大股东。
但三年的时间中,中国大陆境内高世代面板线的不断兴建,让夏普不再成为鸿海唯一的合作对象。
另一方面,鸿海自己的面板工厂也在不断建立。
2014年11月,鸿海宣布在台湾南部的高雄建立用于智能手机的中小尺寸面板工厂,并有望在2016年下半年启动量产。
郭简对鸿海与夏普的合作持乐观态度。他对记者表示,夏普需要找到出口,而这个出口被鸿海掌握。夏普此前与鸿海在十代线已有合作,打入鸿海的供应链并不困难。
此外,郭简还对记者表示,影响“鸿夏恋”出现僵局的重要原因在于利益和话语权的抢夺。
最新的苹果iPhone 6S,已经确定将在9月9日发布。而进入忙碌赶工期的鸿海,此时是否有心去打破与夏普的僵局,还是未知数。